7月21日,我校省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在雁塔校区科研基地会议室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会,校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郑锐华、科研处副处长王娟出席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亲霞教授、亚非学院院长马福德教授、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张杰教授等与基地专家以及来自欧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等单位的特邀代表共二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俄语学院院长、省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黄达远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参会人员集体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的新闻视频,原原本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本次新疆考察的讲话精神和工作部署。
郑锐华代表校党委向研讨会致辞。他说,新疆在中国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主持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对于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校和高校科研工作者来说,务必看清新疆发展大势,认识到我们的民族理论是好的、管用的、压不倒的。校党委高度重视省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的建设,同时他向提出加强基地科研的三点建议,一是把研究课题和方向与国家战略需求进行更紧密的对接;二是把研究成果与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建设紧密结合;为新疆的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智库支持;三是把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主动做好我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工作。
黄达远指出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有着优良的传统,俄语学院民族学生数量位列学校前茅,比例占全校第一,在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方面将继续传承西外少数民族工作的优良传统,为边疆建设提供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他强调,在基地的科学研究上,要把握“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周边研究做好,发挥基地专家在“一带一路”上的语言优势和民族研究特长,这将有力补充和丰富对新疆历史文化知识体系的认识。
与会人员就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的考察讲话精神进行了热烈研讨,金志远在发言中总结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讲话中的五大关系。张亲霞、张杰以及部分代表指出,西外传统优势是一带一路的多种语言,现在“语言加社会科学”已经成为学校近年来的力推跨学科方向,应该在国际话语体系上更好地传播新疆工作的正能量,建构起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的大格局,增强自身话语体系的创造力和感召力。与会专家和代表认为深刻理解一体和多元的关系是本质。
2021年度省民委课题的五位主持人分别对课题进展情况汇报,与会专家和代表就2022年度拟申报的选题方向进行了讨论。
张亲霞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重要讲话精神,共同研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新疆研究,是服务国家大局,形成研究合力有效途径,学校各方要积极参与,进一步发挥好基地的重要作用。
(供稿单位:俄语学院;文:何家欢;图:赵鑫磊;审核:黄达远、郑锐华)
【资讯来源于西外新闻:https://www.xisu.edu.cn/info/1080/206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