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前沿
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简介

作者: 时间:2022-11-22 点击:


【澎湃新闻】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发布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加快“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的要求,服务好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未来优质人力资源的需求,2019年12月,由中山大学首倡发起,北京语言大学、云南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高校积极响应的“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院系联盟”正式在广东珠海成立。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云南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四十余家大学成为联盟创始成员。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当选为联盟秘书长单位。


 联盟成立之初就注重不断完善内部治理。2021年版联盟章程对联盟宗旨、联盟性质、联盟成员资格、成员权利和义务、组织架构、联盟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其中,在治理架构方面,联盟设置了理事长会、学术委员会、特聘首席专家序列和顾问委员会。联盟成立后,规模不断壮大,最初40余所大学的50余家院系入盟,2020年国内71所大学的100余家院系加盟,再到目前近100家大学(机构)的130家院系单位入盟,成员覆盖不同类型高校、不同性质学科、不同地域和不同的研究对象。


 联盟主要职能包括促进正在和将要实施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的院系之间的经验交流,加快国内高校各院系在“新文科”背景下开展跨学科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改革。为此,联盟主办了一系列活动,其中主要品牌活动包括联盟年会和全国大学生国别区域演讲年度大赛,迄今已连续成功主办三届年会和三届大赛。


  就联盟年会来说,参会规模快速壮大,每届年会嘉宾云集,议题设置紧跟时代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在带动国内高校各学科培养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引领性的作用。在全国大学生国别区域演讲大赛方面,联盟注重提升赛事的权威性、公平性和竞争性,比赛采取三轮制,尤其是决赛中的即兴演讲环节非常考验选手的综合素质。每届比赛的评委阵容都很庞大,涵括资深外交官和学术造诣精深的学者,学者评委中也很注重学科背景的多元化,避免从单一视角看待学生的现场表现。虽然赛事门槛较高,但参赛学校数字不断上升,从第一届41所大学的学生报名参赛,到2021年60所大学的学生报名参赛,共计800多名选手参加了比赛,他们赛出了综合水平,展现出了浓厚的家国情怀。

      

 2022年3月5日是联盟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日子。联盟理事长、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顾问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以在线方式召开了联盟发展战略研讨会,就国别和区域研究作为一级学科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达成诸多共识,包括:


  联盟更名为“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聘请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山东大学张蕴岭教授为联盟名誉理事长;聘请广西大学副校长范祚军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韩东育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教授、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秦和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唐贤清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主持工作)王启龙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坚教授、黑龙江大学副校长严明教授、扬州大学副校长俞洪亮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张宝钧教授为联盟联席理事长;增设学科建设委员会,并聘请钱乘旦教授和张蕴岭教授为该委员会共同主任;聘请广西大学教授范祚军为特聘首席专家(经济学),聘请东北师范大学韩东育教授为特聘首席专家(历史学),聘请北京语言大学罗林教授为特聘首席专家(外国语言文学),聘请西安外国语大学王启龙教授为特聘首席专家(中国语言文学),聘请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吴坚为特聘首席专家(教育学)。


  至此,从2021年聘请首位特聘首席专家刘鸿武教授(政治学)开始,联盟已形成了更加完善的特聘首席专家序列,分属法学、文学和历史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门类,为联盟未来的跨学科交流对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联盟将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不断丰富自己的功能定位,进行内涵化高质量发展,为培养中国特色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别和区域研究学科贡献自己的力量。


【资讯来源: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官方澎湃号https://www.thepaper.cn/gov_93575

相关链接:山大国际观察https://mp.weixin.qq.com/s/J1fnilCJrfl1CNpPsHLyJA


陕ICP备05001583号-1 © CopyRight 2002-2012
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437号 邮箱:keyanchu@xisu.edu.cn 电话:029-85309242


研究院微信公众号